物業夥伴電子報 第110期 (100.09.26)
若您無法觀看完整電子報,請點選此連結
 
     
 
 
  物業夥伴電子報 第110期100.09.26  
     
  真禾機電製作 這是一份與物業服務業夥伴們分享訊息的園地  
     
 

www.truemind.com.tw 真誠以心 用心服務

 
     
 

台北市光復南路45巷16號‧TEL: 02-27455000 ‧FAX: 02-37653235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一街104號‧TEL: 03-6571333‧ FAX: 03-6571332  
     
  台中市崇倫北街36號‧TEL: 04-23786686 ‧ FAX:04-23716113  
     
  歡迎轉寄 索取訂閱  
     
  >>夥伴問題精選-樓梯間放置物品問題  
     
問題摘要:
   
      目前住在集合住宅社區內(一層二戶),在此有一個關於梯廳擺放鞋櫃的問題請教,我知道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範不可於樓梯擺放族物影響通行,但我們家的梯廳空間範圍約為5m*2m,且不論是雙逃生梯或是電梯的開口,都與鞋櫃擺放位置相對,所以對於通行上完全沒有影響,而且此梯廳不為逃生梯必經之處,只是本層兩戶使用,再加上二戶彼此有共識,除鞋櫃外不擺放惡臭或影響外觀之物品,如此狀況下,對於鞋櫃擺放是否有商量空間,像是限制比例大小的方式,或是以小公設進行約定的方式,只要該層住戶皆同意在一定限制內(尺寸、物品…等),立下相關同意書,即可於不違反協定條件下擺放呢?    
           
     

另外,具管委會告知,連門外的腳踏墊都不得擺放,這樣會不會過於嚴苛呢?

   
           
     

回答: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即有明訂--住戶對共用部分之使用應依其設置目的及通常使用方法為之,另16條--住戶不得於私設通路、防火間隔、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同走廊、防空避難設備等處所堆置雜物,這也是法有明訂。    
     

 

   
      管理委員會對於共用部分管理來說,請住戶不要放任何雜物,包含地墊。您可能認為嚴苛,或者不通人情。或者住戶們覺得很美觀,美觀與否這是非常主觀的認定。還有某大樓各層梯廳放置個人蒐藏之藝術品當作藝術走廊,結果筆者去看,各樓梯間堆滿了各種木雕、石雕等。雖說頗有藝術氣息,但是阻礙逃生通道卻是事實。    
           
     

據此,我贊成委員會的方式,應該屬於全體最大可受公評之利益之管理作為。

   
     
   
     

梯廳不宜擺設物品

 

 

     
 
 
     
 
 
                     
    >>機電設備專欄-實務管理 :公設點交應如何開始    
     

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初,可說是千頭萬緒,公設點交是其中的一個工作項目。

   
           
     

法令規定要在七天之內完成,可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公寓大廈管理條例57條:起造人應將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與其附屬設施設備;設施設備使用維護手冊及廠商資料、使用執照謄本、竣工圖說、水電、機械設施、消防及管線圖說,於管理委員會成立或管理負責人推選或指定後七日內會同政府主管機關、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現場針對水電、機械設施、消防設施及各類管線進行檢測,確認其功能正常無誤後,移交之。)

   
           
     

公設點交應該如何開始,我們簡單的提個概要性的順序工作建議:

   
     

 

   
     

第一:依據條例的規定,起造人(建設公司)會預備A.使用維護手冊 B.使照 C.圖說 D.廠商資料E.點交清冊給管理委員會。

   
           
     

第二:委員會會討論要自己點收,或者是委外點收,又如委外點收預算如何 ( 預算請見上期電子報 )

   
           
     

第三:雖然法令規定七天不一定辦的到,但雙方也應從速點收。畢竟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及其附屬設施設備之點收及保管也是管理委員會的法定職責之一(條例36條)

   
           
     

第四:雙方進入功能測試的階段,檢測的責任屬於起造人。但如果委員會委任第三人檢測,那檢測工作應該就是第三人負責。

   
     

 

   
      第五:雙方完成點交事項,申請法定基金由公庫撥付。(法定基金乃起造人依照法定造價比例提撥,已經存在公庫保管)    
     
           
     
           
    >>教育訓練資訊:公寓大廈技術類認可證開班資訊    
      根據9/26營建署統計資料,目前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中,就比例來看,技術類人員共4,592人,僅占全體人員之10%左右。目前全國登記有案為613家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每家應具備之證照為事務四名、技術四名。而從營建署網站來看,仍有少數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聘用人員不足,可見技術類人員需求仍然很大。    
           
     
 
     
     
     
資料來源:100/9/26 營建署網站
     
           
      我們整理了近期有開立設備類認可證的單位,供各位夥伴參考。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台北開班) http://tipm.org.tw/

   
      ‧台北市公寓大廈暨社區服務協會(台北開班) http://www.tbca.org.tw/    
      ‧台中市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台中開班) http://www.tbmma.org.tw/newsSystem/index.php    
           
     
           
     
           
    >>法令新知-內政部通過「明火表演安全管理辦法」草案,未來室內明火表演將採    
      「申請制」,違者可罰3至15萬元    
      資料來源:消防署    
      內政部部務會報今(22)日通過「明火表演安全管理辦法」。部長江宜樺表示,未來室內明火表演將採「申請制」,建築物室內場所應儘量避免使用明火表演,如需明火表演,應向當地消防機關申請許可。他也要求消防署會同地方權責單位持續加強宣導及執行檢查,希望業者確實依法辦理。    
           
      「明火表演安全管理辦法」係依據消防法相關規定,對於公眾使用建築物及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場所,非經許可不得進行明火表演而訂定。辦法中明定明火表演申請許可之資格、程序、防護措施、審核方式等事項,以加強餐廳、酒吧(pub)、夜店、展演空間等場所使用明火表演之管理,確保該空間之消防安全,內政部將於近日依法制作業程序辦理發布施行。    
           
      內政部表示,該辦法通過後,相關業者於明火表演30日前應檢附表演企劃書、安全防護措施計畫及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證明文件等相關書表,向轄區主管機關申請。主管機關受理明火表演申請,除採書面審核外,得會同都市計畫、建築管理或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等單位,於受理申請次日起15日內實地勘查。業者取得許可後,應依許可內容,採取安全措施進行明火表演,如有違反者,將依消防法規定,處其管理權人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為保障公共場所消費者之生命安全,內政部指出,消防法已於100年5月4日修正公布,將明火表演納入管理,採「許可制」,非經場所管理權人申請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從事相關行為。本次審查通過之辦法草案,即依據消防法之授權所擬具,其內容就申請許可之資格、程序、應備文件、安全防護措施、審核方式、撤銷、廢止、禁止從事之區域、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均予以明定。    
           
      另外,內政部指出,建築物常因表演需要,常以彩帶、泡棉等易燃裝飾材布置,為避免明火不慎引起火災,本辦法明定表演區域及外緣2公尺內之地面、牆面及地面上方6公尺以內之天花板或樓板,不得有以木板、未固著式泡綿、未具防焰性能布幕等易引發火災的材料裝潢或裝飾,且其材質應符合「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規定,並禁止儲放公共危險物品或可燃性高壓氣體。    
           
      至於逃生出口部分,由於業者常忽略確保2方向逃生出口之重要性,本次也特別予以納入管理辦法中,並要求明火表演時,與觀眾之距離應維持5公尺以上,產生之火焰高度不得超過表演區域淨高度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