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夥伴電子報 第九十八期 (100.03.23)
 
 
     
   
  物業夥伴電子報 第十八期100.03.23  
     
  真禾機電製作 這是一份與物業服務業夥伴們分享訊息的園地  
     
 

http://www.truemind.com.tw 真誠以心 用心服務

 
     
 

台北市光復南路45巷16號

 
  TEL: 02-27455000 ‧FAX: 02-37653235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一街104號  
  TEL: 03-6571333‧ FAX: 03-6571332  
     
  台中市崇倫北街36號  
  TEL: 04-23786686 fax:04-23716113  
     
  歡迎轉寄 索取訂閱  
 

 

 
     
  >> 夥伴問題精選:  
      何謂公安檢查?我們大樓看來是住宅使用,樓高只有14層樓,需要作嗎?    
      近來台中pub大火,新聞事件中常說五年21次安檢都合格,所以大家都聽到了,但是建築物安檢,這兩個字到底內容為何?以下簡單說明一下:    
      一、 安檢的種類:依據建築物的型態不同,依據各種法令有各種不同樣態的安檢,常見的安檢整理如下:    
             
           
             
      二、 公安檢查,全名應該是--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目前的規定15層以上的集合住宅都要申報,這點大概沒問題,大多民眾都瞭解。    
      三、 但是若干大樓樓高未達15層,依據使用執照使用用途為一般事務所(也就是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3-3條所規範的G2類)。舉例,某大樓使照附表如下:    
             
           
             
      四、 所以依照下列附表一來看,使用執照中登載為G2使用類組的建築物,無論樓高,只要總樓地板面積超過500平方公尺(法令規定:整幢建築物為同一使用類組,有分屬不同所有權人者,其申報客體以整幢為之;申報規模以整幢建築物之總樓地板面積計之,)就納入要公安申報的範圍。    
      五、 所以,如果整棟大樓屬於G2使用類組,整棟大樓總樓地板面積不太可能小於500平方公尺(也就是一百多坪)吧?    
      六、 在物業管理的立場,首要先瞭解一下建築物的身份證—使用執照,才能訂定良好適法的管理計畫。    
      七、 各種建築物申報公安規定請看附表一、檢查項目請看附表二。    
     

 

   
 

   
 
     
   

>> 夥伴問題精選附表

   
           
      附表一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期間及施行日期
   
     

 

   
   
類別
組別
規模
檢查及申報期間
施行日期
樓層、建築物高度
樓地板面積
頻率
期間
A類
公共
集會類
A-1
每一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起
A-2
一千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起
未達一千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起
B類
商業類
B-1
每一年一次
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止(第二季)
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起
B-2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止(第二季
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起
B-3
三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止(第二季)
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起
B-4
每一年一次
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止(第二季)
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起
C類
工業、倉儲類
C-1
一千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一千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C-2
一千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二百平方公尺以上未達一千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D類
休閒、文教類
D-1
三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三百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D-2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五百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D-3
三層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三層
每四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D-4
五層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五層
每四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D-5
每一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三、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E類
宗教、殯葬類
E
每二年一次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第三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F類
衛生、福利、更生類
F-1
一千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
未達一千五百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
F-2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五百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起
F-3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五百平方公尺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
F-4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
未達五百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
G類
辦公、服務類
G-1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五百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G-2
二千平方公尺以上,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未達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二千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G-3
二千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五百平方公尺以上未達二千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H類
住宿類
H-1
三百平方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未達三百平方公尺
每四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H-2
十六層以上或建築物高度在五十公尺以上
每二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八層以上未達十六層且建築物高度未達五十公尺
每三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依本附表備註三規定辦理
六層以上未達八層
每四年一次
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第一季)
依本附表備註三規定辦理

備註:
一、本表所列應辦理檢查申報之建築物類組及規模,含括供公眾使用及內政部認有必要之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
二、本表各類組之檢查申報期間,係依據其使用強度、危險指標及規模大小,分別規定每一年、二年、三年或四年申報一次。
三、六層以上未達八層,及八層以上未達十六層且建築物高度未達五十公尺之H-2組別建築物,其施行日期由當地主管建築機關依實際需求公告之。
四、本表所列E類別應辦理檢查申報之建築物,以供公眾使用建築物為限。
五、本表所列應辦理檢查申報之建築物,其防火避難設施類及設備安全類之檢查項目領有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授權核發之防火標章證明文件,並併同申報書及檢查報告書向當地主管建築機關完成申報手續者,下次檢查申報之頻率得折減一半辦理。
六、本表各類組之施行日期,係依據行政院八十二年五月三十一日行政院臺八十二內字第一七二二九號函訂定「維護公共安全方案-營建管理部分」之省市執行公共安全檢查優先順序並依實際需求,分別規定於八十六年、八十八年起施行。
七、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客體、申報主體及申報規模依下列規定為之:
(一)整幢建築物同屬一所有權人,供二種類組以上使用者,其申報客體以整幢為之;申報規模應以該幢各類組樓地板面積分別合計之,--------其中有二種類組以上達應申報規模時,應以達申報規模之類組中之最高申報頻率為之。至於申報主體,該幢建築物應由建築物所有權人申報,或由使用人共同或個別就其應申報範圍完成檢查後合併申報。
(二)整幢建築物為同一使用類組,有分屬不同所有權人者,其申報客體以整幢為之;申報規模以整幢建築物之總樓地板面積計之,若達申報規模,應依其申報頻率辦理申報。至於申報主體,該幢建築物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得就其應申報範圍採共同或個別方式完成檢查後合併申報。
(三)整幢建築物有供二種類組以上之用途使用且各類組分屬不同所有權者,以各類組為申報客體;其申報規模應以該幢各類組樓地板面積分別合計之,若有類組達應申報規模者,同類組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應依該類組之申報頻率辦理申報;同年度應申報之類組,其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得就申報範圍,共同以最高申報規模類組之申報期間完成檢查後申報。
八、整幢建築物申報者,以其主用途之檢查申報期間及施行日期為之;建築物主用途由當地主管建築機關認定之。

   
         
 
 
         
 
 
         
    >> 夥伴問題精選附表    
           
     

附表二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項目表
   
     

 

   
   
項次 檢查項目 備註
(一)    防火避難設施類 1.防火區劃
一、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之各檢查項目,應按實際現況用途檢查簽證及申報。
二、供H-2組別集合住宅使用之建築物,依本表規定之檢查項目為直通樓梯、安全梯、避難層出入口、昇降設備、避雷設備及緊急供電系統。
2.非防火區劃分間牆
3.內部裝修材料
4.避難層出入口
5.避難層以外樓層出入口
6.走廊(室內通路)
7.直通樓梯
8.安全梯
9.屋頂避難平臺
10.緊急進口
(二)    設備安全類 1.昇降設備
2.避雷設備
3.緊急供電系統
4.特殊供電
5.空調風管
6.燃氣設備
   
           
 
 
     
 
 
     
 

 

>>產業新知 - 無極燈

   
           
      廖啟宏課長    
           
      日前參觀台北的國際照明科技展,其中最感興趣的應是一種蠻特殊叫做無極光的燈管 ,, 它是靠電磁感應和氣體放電 , 也就是說由金屬線圈磁環組成的電磁變壓器在玻璃燈管周圍產生了磁場 , 因此燈管裡面的氣體通過簡單的磁力放電而產生了光,, 由於它的照明效率比HID高5~16倍,根據製造商表示,使用壽命可達10萬 小時,適合應用在不容易更換燈具的場所,例如路燈、橋樑、隧道等的照明器具上。    
           
      另外無極燈還有一個特性,就是瞬間啟動不需預熱。有些辦公大樓的挑高大廳採用水銀燈,曾經有物業夥伴表示,大廳的燈不小心關掉,卻無法立即再開啟(需要等待大約數十秒),這就是因為水銀燈需要預熱的特性。    
           
           
           
      如果各位夥伴這次沒參觀到,可參考大會網址 http://www.tils.com.tw/zh_TW/index.html    
           
   
           
   
    >>法令管理訊息—防火管理制度網路申報    
     

地面樓層達11樓以上的大樓,都要依照消防法的規定,推動防火管理制度。而絕大多數的公寓大廈都符合這個規定,相信絕大多數的夥伴都已經了解這個制度。

   
           
      集合住宅共同防火管理制度流程概要    
         
           
      http://www.nfa.gov.tw/Show.aspx?MID=19&UID=427&PID=19    
      目前台北市已經開始推動防火管理網路申報,詳情請上    
      http://safeap.tfd.gov.tw/CG/ 查詢    
           
         
           
      法令參考:消防法13條:    
           
     

一定規模以上供公眾使用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製定消防防護計畫,報請消防機關核備,並依該計畫執行有關防火管理上必要之業務。

   
     

地面樓層達十一層以上建築物、地下建築物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建築物,其管理權有分屬時,各管理權人應協議製定共同消防防護計畫,並報請消防機關核備。

   
      防火管理人遴用後應報請直轄市、縣 (市) 消防機關備查;異動時,亦同。    
           
      另依「消防法施行細則」第13條規定 本法第13條第1項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供公眾使用建築物範圍如下:    
      1. 電影片映演場所(戲院、電影院)、演藝場、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保齡球館、三溫暖。    
      2. 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等)、指壓按摩場所、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等)、視聽歌唱場所(KTV等)、酒吧、PUB、酒店(廊)。    
      3. 國際觀光旅館。    
      4. 總樓地板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上之旅(賓)館、百貨商場、超級市場及遊藝場等場所。    
      5. 總樓地板面積在三百平方公尺以上之餐廳。    
      6. 醫院、療養院、養老院。    
      7. 學校、總樓地板面積二百平方公尺以上之補習班或訓練班。    
      8. 總樓地板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上,其員工在三十人以上之工廠或機關(構)。    
      9.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供公眾使用之場所。    
           
   
           
   
           
      >>法規動態(資料來源:消防署)    
           
     
公共場所火焰及火把表演防火管理指導綱領
   
     
96.02.05消防預字第0960500042號函
   
           
      1. 目的:有關業者為增添現場氣氛所舉辦之火把及火焰表演,具有無法預測之危險性,應避免之,如有必要辦理者,應嚴格加強相關防火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共場所之 安全,特訂定本指導綱領。    
      2. 適用場所: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    
      3. 防火管理措施:    
             
       

(一)活動前:

   
       

1.應依下列事項製定該活動之防火管理措施,並應於活動5 日前依附表一提報,同時依附表二填報查核表,並檢附相 關資料,報請消防機關備查,消防機關得隨時抽查之。

   
       

(1)自衛消防編組:

   
        包括滅火班、通報班、避難引導班、安全防護班及救護班等有無配合表演調整因應。    
        (2)防火避難設施於活動前再檢查。    
       

(3)消防安全設備於活動前再檢查;並於火源移動區域與動線,增設滅火器。

   
       

(4)自衛消防編組人員於活動前講習訓練。

   
        (5)用火、用電之監督管理;用火之燃料應具火焰安定性及無飛散之虞。    
       

(6)繪製火源移動之動線與消防安全設備之配置圖。

   
       

(7)火源移動之區域與動線應與人群、易燃物保持二公尺以上之距離。

   
        2.火焰及火把表演防火管理提報表所列事項應於活動前完成各項勘查、檢查、模擬、實地訓練及演練。    
             
        (二)活動中:    
       

1.應有活動現場全程監視燃料及火源之機制。

   
        2.自衛消防編組人員應依責任範圍,準備應有之應變器材設備就定位待命,並提高警覺。    
       

3.火源移動之路徑應依動線與消防安全設備之配置圖為之。

   
        4.滅火班人員應隨時注視火源之移動是否有異狀;且至少二員手持滅火器於現場待命。    
             
       

(三)活動後:

   
        1.於活動結束後應將火源移至室外,將火源澈底熄滅。    
        2.相關應變器材設備歸於原位,防火管理回歸平時運作。